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符亚儒,高保山,封斌,等.陕北榆林风沙区防风固沙林体系结构配置与效益研究[J].西北林学院学报,2005(2):18-23.
[2] 栾金凯,刘登峰,黄强,等.近17年陕西榆林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[J].生态学报,2018,38(8):2780-2790.
[3] 韩昭庆.明代毛乌素沙地变迁及其与周边地区垦殖的关系[J].中国社会科学,2003(5):191-204,209.
[4] 艾菊红.新时期榆林市榆阳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法与策略[J].黑龙江水利科技,2012,40(11):202-203.
[5] 吕静. 陕西榆林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过程考释[J]. 榆林学院学报,2003,13(2):47-49.
[6] 陕西省农牧厅. 陕西农业自然环境变迁史[M]. 西安: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,1986.
[7] 冯宝林. “绿色奇迹”—榆林治沙问题研究(1949-2015)[D].南昌:江西师范大学,2019.
[8] 榆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.榆林市志[M].西安:三秦出版社,1996.
[9] 榆林市(榆阳区)林业局.榆林市林业志[M].陕西榆林:1990.
[10] 《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将榆林列入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建设地区的请示》:2000-3-1[B].榆林:榆林市档案局(全宗案件号:010-0860-0003).
[11] 卢琦,杨有林.中国治沙启示录[M]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4.
[12] 沈效功.治沙风云录[M].中国榆林市委组织部、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,2016.
[13] 朱俊凤, 朱震达. 中国沙漠化防治[M]. 北京:中国林业出版社,1999.
[14] 《关于治沙协作会议的报告》:1959-1-1[B].榆林:榆林市档案局(全宗案件号:010-0287-0029).
[15] 纪小花,许小东.榆林市榆阳区土地沙漠化防治对策[J].国土绿化,2012(9):45-46.
[16] 陕西省林业厅,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,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. 荒漠奇迹——榆林治沙实录[M].西安:陕西人民出版社,1997.
[17] 朱震达, 陈广庭. 中国土地沙质荒漠化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94.
[18] 姬晓东, 赵鹏飞.从风沙滚滚到秀美山川——榆林市六十年水保生态治理工作综述[J].陕西水利,2010(4):35-37.
[19] 崔虹霞. 榆阳区大扁杏产业发展与基地建设研究[D].陕西杨凌:西北农林科技大学,2016.
[20] 呼东荣, 张富强. “沙”里可淘金——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《榆林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标志着陕西告别“流沙”时代》背后的故事[J].新闻知识,2016(12):100-101.
[21] 刘慧.榆林市榆阳区林业生态建设现状与对策[J].绿色科技,2020(11):205-206,211.
[22] 榆阳区区委党史编纂办公室.榆阳治沙七十年[M].西安:陕西人民出版社,2019.
[23] 白子红,薛飞,郭东,吴兴伟.榆林市榆阳区侧柏抚育措施研究[J].河南农业,2018(17):38-3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