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李彩云.厦门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研究[J].福建林业科技,2004,31(2):27-31.
[2] 徐廷志.槭树科的地理分布[J].云南植物研究,1996,18(1):43-45.
[3] 邱迎君,祝志勇,易官美.槭树科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价值[J].安徽农业科学,2014,42(12):3598-3599,3601.
[4] 楚爱香,张要战,田永芳.几种秋色叶树种秋冬转色期叶色变化的生理特性[J].东北林业大学学报,2012,40(11):40-43.
[5] 陈建芳,梁冰,赵蓓蓓,等.8种槭树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评价[J].广东农业科学,2013(6):51-53.
[6] 高焕章,赵振军,王斌成,等.美国红枫不同品种秋色叶变化过程的观察[J].北方园艺,2013,19:83-86.
[7] 李向前.槭树种质资源的引种研究及综合评价[J].江苏林业科技,2013,40(2):14-17.
[8] 马文宝,周强,郑窕,等.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槭树科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[J].四川林业科技,2014,35(5):54-58.
[9] 林乐静,林立,祝志勇.25份槭属优良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[J].广西植物,2015,35(1):9-14.
[10] 孙喆.乌鲁木齐市秋色叶树种的物候期观测及其物候特点的应用分析[J].现代园艺,2016(3):6-9.
[11] 刘科伟,杨虹,杨军,等.南京中山植物园槭树科植物资源收集、保存与展示[J].现代园艺,2017(12):155-156.